承千年圣学,传万世仁风。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作为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,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活动将于9月28日9点盛大启幕。这场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、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,中国孔子网、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、韩国孔子文化中心承办,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协办的文化盛典,以“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”为主题,通过“主演播室+ 海内外直播点”的创新形式,联动全球多地文庙、书院、儒学机构等,打造一场跨越国界、贯通古今的文明交响。从传统礼仪的现代表达到全球视角的多元呈现,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到长效化的传播推广,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将以五大亮点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写下又一生动注脚。
亮点一:海内外联动,推动礼乐文化多元化、时代化表达
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基因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。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活动作为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、多元呈现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平台,将深入挖掘传统礼乐文化的内涵与价值,推动礼乐文化的多元化、时代化表达,在礼乐文化呈现与地域覆盖上实现双重突破。
活动将呈现各地不同的祭孔表达方式。曲阜孔庙突出乐舞告祭、敬献花篮、恭读祭文等大典仪式;衢州孔庙祭孔活动突出“新时代祭孔”“百姓祭孔”;浙江榉溪村孔氏家庙祭孔则融古礼与乡土特色于一体;沧州文庙将有完整的传统释奠礼展演;吉林文庙、建水文庙的祭孔活动兼有地方特色、民族风情。我们通过活动现场的展演和演播室专家讲解,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解、认识、学习传统礼乐文化的窗口,实现礼乐文化精神的延续与弘扬。
活动构建“国内+海外联动”的全球祭孔网络。国内方面,长春文庙、南京夫子庙、贵阳孔学堂、德阳文庙、武威文庙等40余家文庙、书院同步开展祭孔活动,展现儒家文化在中华大地的多元传承。海外方面,日本东京孔子庙、韩国成均馆、韩国济州乡校、印尼孔教总会、俄罗斯齐鲁文化促进会、法国齐鲁文化促进会、意大利孔子文化促进会等20余个海外站点联动直播,展现儒家文化与当地文明的深度融合,彰显“和合共生”文化理念跨越国界的生命力。
亮点二:全社会广泛参与,凝聚文化传承“共同体”
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打破地域、行业、群体的界限,广泛联动文庙、孔庙、书院、学校、孔子学堂、儒学机构、华人社团等社会各层面力量,形成“全民参与、共传文脉”的生动局面。
活动在直播国内40余家文庙的祭孔典礼时,将介绍各地文庙的历史沿革、建筑特色与馆藏文物。在教育领域,活动将联动全国各地书院、学校等组织机构,开展祭拜先师、《论语》诵读等活动。面向社会大众,活动发起“《论语》共诵短视频征集活动”,邀请大家以图文、短视频等形式,分享自己与孔子思想、儒家文化的故事。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海外分中心、海外孔子学堂、孔子文化中心将组织当地华人社团、儒学爱好者参与活动。活动还邀请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、《论语》读写大会的优秀选手分享诵读心得。
亮点三:破时限长效化传播,形成宣传“长尾效应”
不同于过去“一次性举办、短期传播”的模式,2025 全球“云祭孔”在直播结束后,将通过多平台、多形式的内容运营,持续释放活动影响力,形成“直播引爆、后续深耕” 的长尾效应。
活动将对海内外各直播点的祭孔录像进行精细化剪辑,按不同维度分类,在主办方媒体阵地、合作媒体,开设“全球‘云祭孔’回顾”专题栏目。这些内容将在直播结束后每周定期更新,持续吸引用户关注。此外,主办方将依托多年内容资料,建立“全球祭孔资源库”,与教育机构、公共文化场馆合作,把各地祭孔活动的内容转化为公益教育资源。
亮点四:推出“儒润边疆”专题,彰显儒学聚力民族团结
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特别推出“儒润边疆”专题报道,聚焦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西藏、新疆等地的文庙、文化机构、学校、孔子学堂等,通过直播联动与深度内容,展现边疆文庙的历史底蕴与当代活力,凸显儒学在促进民族团结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精神支撑作用。
直播环节中,将重点连线海南崖城学宫、广西柳州文庙、云南建水文庙等边疆孔庙祭孔现场。海南三亚崖城学宫始建于宋朝,“遵圣道而振文教”,祭孔大典庄重肃穆,展现儒学在当地的传承与发扬;广西柳州文庙的祭孔活动广泛邀请中小学生着中式服装参与,突出文化传承祭孔目的;云南建水文庙的祭孔礼仪在传统释奠礼基础上,融入少数民族舞蹈、乐器元素,体现多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。边疆各地祭孔活动的直播,将让受众直观感受到儒学在各民族的传播与交融。直播中还将推出《沿着边疆看儒学》专题片,以西藏、新疆等地的文庙、学校、文化机构为案例,以“儒学与边疆多民族文化共生”为视角,阐释儒学如何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,孕育出独特的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亮点五:开放线上祭孔平台,打造“不落幕”的文化空间
为让更多人能够突破时间、地域限制,随时随地参与祭孔活动,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还将开通线上祭孔平台,将其打造为“永不落幕”的儒家文化传播空间,实现“直播有终点,参与无止境”。
线上祭孔平台以“数字化传承、全球化共鸣”为核心,通过祭拜孔子、祭孔直播、祭孔盛况、祭孔专题、儒学问答、中华文庙、《论语》共诵七大栏目构建儒家文化数字生态,实现“线上仪式可感、文化内涵可悟、全球参与可行”目标。核心交互板块“祭拜孔子”,将传统仪式转化为沉浸式虚拟体验;“祭孔盛况”打造直播矩阵,用户可自主选择观看不同地域祭孔现场;“祭孔专题”整合海内外祭孔动态、专家解读与《论语》共诵内容;“儒学问答”涵盖祭孔常识与礼乐细节,通过答题领悟儒家思想;“中华文庙”图文形式介绍重点文庙的建筑特色与祭礼传统;“《论语》共诵”汇聚多语种诵读短视频,搭建全民共创的传承纽带。七大栏目形成互补的内容矩阵,推动经典文化在青年群体中“破圈”。
礼乐泱泱,文脉荡荡。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,不仅是一场纪念孔子诞辰的文化仪式,是一次儒家文化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的展现,更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、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。2025全球“云祭孔”将以文化为纽带,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,凝聚起传承中华文化、推动文明对话的强大力量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东方的智慧与力量。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,也等待着全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共同参与,让我们共赴一场“和合共生”的文明之约。